「我才剛從歌劇院回來,今晚一樣座無虛席。觀眾的熱情真是振奮人心,可篤定
   魔笛會越來越受歡迎…」
                        1791年10月,莫札特致信妻子康斯坦絲

1791年9月30日《魔笛》首演,莫札特親自擔綱指揮。當時把德語說唱劇(singspiel)與藝術歌劇(opera)結合的表達方式,對維也納的民眾來說是極為前衛的嘗試,因此首場演出並無獲得廣大迴響。然而隨著9月後一場接一場的加演,通俗易懂,逗趣又感人肺腑的音樂和劇情,迅速吸引觀眾倍數增加,隨即場場爆滿,10月即暴增至一個月24場,次年已盛演百場。截至兩百多年後的今天,《魔笛》已是最受世人喜愛的歌劇作品,也榮登北美最常上演歌劇之一。然而創作出這偉大作品的天才音樂家,卻在兩個月後英年早逝,留下這齣耀眼奪目的傑作流傳於世。莫札特於創作時的房間,現今移至他的出生地奧地利薩爾茲堡,並被被稱為「魔笛之家」。

莫札特創作魔笛時,極力描繪他心中的大千世界:光明與黑暗、和平與戰爭、愛情與仇恨間的二元對抗精神,同時也是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他將塔米諾於旅程間遭遇的成長變動和心路歷程化為魔笛主要敘述線,男女主角從無知的黑暗探索理性的光芒,此種精神是神聖的,與充滿喜劇感、笨拙又自私的捕鳥人相互對照,構成一幅饒富趣味卻真實透露人性的優秀作品。魔笛究竟有多迷人,光看樂聖貝多芬的喜愛程度便可窺知。貝多芬為大提琴所創作的三首變奏曲中,其中兩曲主題皆採自《魔笛》,分別是帕帕基諾的詠嘆調:如果有個人愛該多好,以及他和潘蜜娜的二重唱同時也最受民眾歡迎的曲子,知道愛情的男人。它的音樂清麗流暢,劇情結構嚴謹,所探討的主題簡單易懂,也是這部戲能夠亙遠流傳的原因之一。

深入導讀:魔笛與共濟會
魔笛除了深具娛樂性與音樂性外,一直以來,劇中角色所代表的意涵和象徵便常常被學者加以研究。最常看到的解析便是與莫札特生前所加入的秘密組織「共濟會freemasonry」作關連,被認為是以宣揚共濟會理念、暗藏共濟會密碼而創作的作品。

更多資料link:
莫札特之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