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yan 轉錄自:關於電影,我略之一二...
時隔九年,《感傷的宿命》(Les destinées sentimentales)終於要在台灣上映。《感傷的宿命》從開拍到完成,恰好就是阿薩 亞斯與張曼玉結婚那段時間。當年(2000年五月)這部片在坎城影展作世界首映,同樣入圍正式競賽的還包括拿下金棕櫚大獎兼最佳女演員獎的《在黑暗中漫舞》、評審團大獎《鬼子來了》、最佳導演獎《一一》、最佳劇本獎《真愛來找碴》、評審團獎《老師的黑板》及《二樓傳來的歌聲》、最佳男主角兼高等技術大獎的《花樣年華》,台灣商業映演過也發行了DVD的《麵包與玫瑰》、《哈利,親愛吾友》、《愛昏了頭》、《人造天堂》、《金色情挑》、《霹靂高手》,以及台灣影展演過的《巴黎浮世繪》、《御法度》。
《感傷的宿命》跟Arnaud Desplechin的《舞影人生》(Esther
Kahn)命運相仿,不曉得基於什麼樣的選片策略、市場考量,台灣一直都沒有影展或片商願意引進。由於英國晚了很久才發行本片DVD,之前也是費了好大一
番功夫才從洛城那邊買到美版,一切只因為這部電影對於我意義深遠。
我有點不曉得該如何形容《感傷的宿命》帶給我多麼大的衝擊。我對這部片的最早印象,來自台灣媒體對於坎城影展的相關報導,內容大多是碎嘴當屆正式競賽的評審團主席盧貝松一點也不可能喜歡這部片云云,然後我只注意到女主角是我向來非常欣賞的艾曼紐琵雅。然後,當本片在2000年七月作全法國的正式公映之際,我恰好就在法國自助旅行,記得某個小鎮上藝術電影院就貼了這張
美麗的海報,那綠意盎然宛如印象派經典畫作徹底吸引了我,從此艾曼紐琵雅這張側臉照超越她在《瑪儂的復仇》裡清純野性的神情,永遠成為我記憶的一部份。
我很難形容這部電影究竟有多好,或許它在藝術成就上無法超越《巴黎浮世繪》、《花樣年華》在我心中的地位,但是我卻立刻就能說出這部電影對我影響有多深遠。或許我該強調的是,《感傷的宿命》永遠影響了我觀看電影的方式——那是2002年的暑假,我癱坐在電視機前,直到錄影帶(別懷疑,那時英國仍是錄影帶的天下)都轉到了盡頭,我的腦海中仍然被片中那場家族舞會的畫面佔據得滿滿的。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或許如今用文字描述未免過份矯情,但當時心中那股澎湃卻說不出話的微微感傷,現在回想起來竟仍感覺能夠連繫起來。
因為《感傷的宿命》,我開始迷上瓷器,既然沒機會親自去故事所在地里摩日(Ligmoes)朝拜,那我說什麼也要徹底把英國的瓷都Stoke-on-Trent逛個夠。Wedgwood、Aynsley、Royal Doulton、Royal
Abert、Spode等高級骨瓷品牌都是那時特別研究認識的,從當季品到過季瑕疵品再到古董市場二手挖寶貨,至今回想起來仍是一段非常遙遠但美好的回憶,徹底顛覆了我對於器皿、對於收藏、對於藝術的刻板觀念。我還上網買了一套里摩日當地製造的杯盤組,甚至……,一直擺在我書桌櫃子上的裝飾性紀念瓷盤,
也是里摩日產品。
很奇怪的是,當我狠下心花了不少錢買到《感傷的宿命》美版DVD之後,我卻從來沒有抓到一個合適的Timing去把DVD打開來放,反倒忙著四處借人觀賞,然後那片DVD迅速就飄洋過海回了台灣,在幾年間轉了好幾手,直到去年阿薩亞斯帶著《夏日時光》來台為台北電影節閉幕,朋友才幫我拿給他簽名,終於輾轉回到我的身邊。然後,《感傷的宿命》在台發行的計畫突然有了曙光。
然後又過了一年,我仍然不想把《感傷的宿命》DVD拿出來播放。不過我倒是常望著封面上阿薩亞斯潦草的簽名,胡思亂想。這麼多年以來,阿薩亞斯與張曼玉交往
期間拍的兩部片《我的愛情遺忘在秋天》、《感傷的宿命》,始終是他愛情成份最高、最浪漫繾綣的兩部作品。這麼多年過去,阿薩亞斯跟張曼玉離婚後卻幫她量身
訂造《錯的多美麗》,而在《我
的愛情遺忘在秋天》裡一鳴驚人、在《感傷的宿命》中飾演伊莎貝雨蓓女兒的Mia
Hansen-Løve在這期間拿到了碩士學位、不但幫《電影筆記》寫了幾年影評、如今更上一層樓成為備受看好的新銳導演、同時更是阿薩亞斯現任女友……。關於「時間」的流動,不僅僅成就了《感傷的宿命》中種種宿命的感傷,似乎這也事阿薩亞斯最好的幾部作品中,共通的母題。如果沒有歷經《感傷的宿
命》,我相信阿薩亞斯也許無法在《夏日時光》中達到如此格局。
最後,雖然我覺得現在重看當年寫的《感傷的宿命》影評會有一種「發窘」的fu,但是以這部片「乾爹」的身份(聯影老闆謎之音:你又沒出錢,自稱什麼乾爹~~),重新把它貼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感傷的宿命》即將於10月16日在台北真善美與長春戲院上映。如果你是這個部落格的忠實讀者,那麼請相信我,本片絕對是今年「非大銀幕不可」的頭號選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