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011_JCMOIREAUret.jpg

Q. 故事改編自英國柑橘文學獎得主蘿絲崔梅的小說

小說的英文書名是《夜蝶MOTH》,用飛蛾撲火隱喻生命的短暫與絢麗,法國版書名是《輕如空氣LIGHT AS AIR》,我一讀就愛上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氛圍讓我想起達頓兄弟的成名作《美麗蘿賽塔》:社會底層的貧窮白人主角,住在美國 精華地段的貨櫃屋當中。但也因為類似的設定,讓我不知道如何拍出自己的風格。

雖然我喜歡非凡的驚奇事件,擾亂主角原先孤寂的存在,但是這個故事太令人驚異,會飛的寶寶實在太瘋狂了,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呈現才好。不過我後來突然意識到,這個故事一開始之所以觸動了我,並不是它奇幻的部份,而是它談及家庭的部份,一個穩定的家庭如何因為一個新成員或新生兒的加入,動搖了原有的平衡。


Q. 你經常在電影裡加入喜劇及幻想成分,當凱特和女兒追逐著長了翅膀飛走的弟弟,讓觀眾都哭笑不得。

蘿絲崔梅的小說本來就有一些跟我風格相仿的反諷成分,我想在電影保留這個部份。而每當故事劇情變的太過古怪,就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來緩和張力及讓故事合理化,凱特和女兒非常樂於照顧這個不平凡的可愛寶寶。我希望觀眾也可以感染到她們之間的快樂,看到母愛在一個完全反常的情境之下被表達出來,非常有趣。每個父母看見新生兒的第一個微笑、第一個打嗝或跨出的第一步都無比驚奇與高興,他們崇拜自己的孩子,而小孩長出翅膀飛了起來,更突顯了這樣的心理而手忙腳亂。對凱特來說,寶寶長出翅膀並不怪異,她將之視為上帝賜予的禮物,並從中得到喜悅及滿足。

9.jpg

36-25 - copie.jpg


Q. 年紀這麼小卻擁有異於常人的體質,這點讓瑞奇更加的非凡。

飾演瑞奇的寶寶亞瑟,是一個非常美麗又巨大的嬰兒,放在飾演姊姊麗莎的梅露欣旁邊比較起來,他更加的具有存在感,因為姊姊是一個瘦小的女孩。在大多數電影中,寶寶的形象常常被理想化了,我們很少看到他們餓肚子、哭鬧或身上髒髒的。但對我來說,寶寶是一個真實的角色,表達出他的需求和情緒是很重要的。雖然在試鏡的時候,亞瑟並不是最活潑的寶寶,很多工作人員都勸我選擇別人,但是我愛他的長相,他有如杏仁般圓圓的雙眼,還有他像劇中的父親巴戈一樣豐滿的雙頰,又有像母親凱特一樣的金髮,他完完全全屬於這個家庭。


DSC_0054_JCMOIREAU.jpg

我在執導【看海SEE THE SEA】的時候就和嬰兒合作過,跟亞瑟的相處,我都用跟其他演員一樣的溝通方式導戲,逗他說話,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劇組調整拍攝時程,配合亞瑟的午睡跟吃奶時間。最有趣的是,他真的很認真看待自己的角色,而且一次演得比一次好,根本是天才,所以我們比預期還要早完成拍攝工作,他完全做到我們希望他做的。當他飛起來的時候,他好像完全進入那個角色,變得非常激動,而我們為他準備的替身,從來都沒有機會派出場!


Q. 平靜日常生活常常終結於偶發的特殊事件:【讓愛飛起來】讓我們想起你的另一部電影【砂之謎 Under The Sand】,同樣都混合了現實及幻想。

我對幻想感興趣,只當它以一種可信的方式被陳述出來,讓觀眾可以理解。這也是為什麼電影會鋪陳瑞奇翅膀慢慢長出來的過程跟細節。原著小說中他的翅膀在一夜之間長出來,完全沒有做任何解釋。


Q. 你如何想像翅膀長出來的過程?

寫劇本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寶寶會遭遇到的生理變化,還有他身邊的人碰到這個狀況會有什麼反應。第一個問題是:翅膀該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出生的時候就要有,還是慢慢長出來?後來我們決定要讓翅膀在嬰兒幾個月大的時候再長出來,剛好變成大人關係惡化的導火線。所以瑞奇的翅膀大概在他七八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成長,我們的靈感來自幼鳥的翅膀,從小小的腫塊慢慢成長,然後像小指甲刺穿皮膚一樣長出稀疏羽毛,慢慢成長成熟的羽翼。在翅膀成長的不同階段,這個重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也有了不同的變化:當瑞奇背後開始長出腫塊的時候,巴戈因為凱蒂懷疑他虐待嬰兒而離開;當瑞奇的翅膀日漸茁壯,凱蒂與女兒之間的感情也更加親密。

ricky-26-31_JCMOIREAU.jpg

 

Q. 電影一開始的時候,似乎省略了很多部份。

這些省略讓電影很快進入一個典型的愛情故事所有必經階段:寂寞、相遇、結合、大女兒感覺備受冷落所有的橋段都只是為了鋪陳及迎接「瑞奇的誕生」。

 

DSC_0030_JCMOIREAU.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