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鯊魚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on Ciro - Mattanza a Le Vele.jpg 

文: 鯊魚

沒有虛幻的英雄主義,沒有造作美化的排場。有的是導演一層層對現實的細膩解剖。戲劇便在現實中潛伏著進行,堆疊出豐富的層次與深層的省思。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vanche (17).jpg

文:鯊魚。

這是一部需要耐心去堆積,便能發現動人之處的影片。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場被放逐的愛,漩在咒語的愛慾當中,從一見鐘情到不可自拔的情感悲劇。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ravaggio (29).JPG
文:鯊魚。

給費里尼(Fellini)一道光,他可以拍出攝人心弦的電影
給卡拉瓦喬(Caravaggio)一道光,新的繪畫世紀由他開始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鯊魚。
對於舞蹈一竅不通的我,起初深怕會有文化上的隔閡
這擔憂在開演後十分鐘便旋即瓦解

《街舞開戰》(Planet B-Boy)有著記錄片淺顯易懂的敘事,也有著劇情片的戲劇感與情緒張力。影片記錄著每年一度的國際性街舞大賽-「世界街舞爭霸戰」,各國推派一組隊伍到德國進行決賽,片頭先介紹與改正過往人們對街舞的認知,再帶入嘻哈的文化色彩,然後轉入題旨介紹五的頂尖國家的隊伍:韓國(包括衛冕組共為兩組)、日本、美國與法國。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文出自: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這是部關於小男孩追逐成長中的自我與認同的故事,帶著幾抹幽默的筆觸,營造出小男孩觀看這世界時所抱持的純真眼光。細膩刻劃出他成長時的心理轉變與生活關係的互動。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自: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考試或者說測試等相關字眼是許多學生的夢魘,片頭經由一連串的不同歷史中的通俗文化潮流下的學生(青少年)特徵(鄉村、搖滾、嬉皮…),來回答不同考試的 題目,以相當逗趣的手法探索考試文化,巧妙的詮釋出考試帶給不同歷史階段下學生面對考試的性格與態度。這是部輕鬆幽默的通俗愛情喜劇,雖然從片頭開始就不 停談及考試,但其真正的意義是隱喻青少年的「愛情戀愛考」,在畢業前你是否能修滿戀愛學分?是否能瘋狂的擺脫學生拘束苦悶的學業生活以達到自我解放?這是 此片所詮釋與環繞的主題。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鯊魚。

人性悲劇的存在並不只終了於心跳停止的剎那,歷史是永恆延續的發展,《安娜床上之島》透過千年的輪迴催眠,體現出這一切的複雜關係並給予人道的思考。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錄自 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歌舞片(musical)常以家庭通俗劇的背景為題材,是屬於避世的範疇而較少論及社會問題甚至世界衝突。《魔笛》雖改編自莫札特(Mozart)晚期的歌劇,但導演重新配換故事背景,以一次大戰為藍本,透露出濃厚的反戰思維,也賦予《魔笛》新的創作空間,讓觀眾不用牽繫於莫札特的原版歌劇,仍可以進入導演所打造的奇幻世界。而莫札特一貫的人道主義精神更在導演的反戰筆調的詮釋下蔓延開來。
男主角塔米諾由王子(歌劇)變成士兵(電影),開場時伸出一隻手到戰壕的小洞外,摘下一朵花。這一景令人聯想到一部經典的反戰電影《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1930),在戰地上男主角伸手試圖觸摸一隻飛過的蝴蝶。在此藉由戰爭與自然的對比揭開序幕,隨後鏡頭捕捉一片群花爭豔的無際大地,卻被挖掘出縱橫的戰壕,宛如美人臉上被抓破的血痕。
 
影片中藉著塔米諾與潘蜜娜公主的相愛、捕鳥人帕帕蓋諾的人性欲望與將軍薩拉斯卓的正義,抗衡代表戰爭黑暗面的夜之女王,由此訴說人類所渴望與追求的和平,人們生活是希望能像塔米諾與潘蜜娜的愛情、像帕帕蓋諾一樣能滿足生活之欲,求酒足飯飽與後代的繁衍、有正義的社會權力維持和平。片中塔米諾與潘蜜娜手持魔笛消弭兩方敵軍的戰鬥、帕帕蓋諾與帕帕蓋娜的合唱中共組家庭、薩拉斯卓帶領人民到墓園前的哀悼,皆是這三點的呼應:愛、欲(生活)與正義。而象徵戰爭的夜后以站在坦克車上為出場,明顯道出是戰火的驅使者,也是人性陰霾絕望的一面,充滿報復與毀滅的仇恨,更驚人的一幕是鏡頭前景捕捉她歌唱時嘴的大特寫,背景是戰地上行進中的坦克,就如希特勒(Adolf Hitler)在演講中煽動戰火的蔓延,夜后宛如是戰役的指揮者,其後當她演唱「我心燃燒的怒火」(Der Höelle Rache kocht in meinem Herzen)時更是表露她仇恨對立的心態:民族、種族、國族與階級…等等的對立。
 
「試煉」在《魔笛》歌劇中具有深厚的宗教思想。在此則是暗示著人們必須通過生命中不斷的試煉,克制自我以應對種種外力誘惑,如:權力或財富,唯有通過試煉消除人類心中陰霾死亡的一面,才能如同塔米諾與潘蜜娜共持魔笛平息戰爭以達到和平。雖然戰爭或人性永遠並非是單純的正邪對立,如夜后(黑暗)與薩拉斯卓(光明),但在歌舞片的範疇下若將之複雜化反而會喪失此類型所特有的光彩,嚴肅的反戰經典在影史上早已不乏,經過此種歌劇式的轉化,未嘗不是新的試煉,也引人省思當下世界上仍存有的戰爭問題。(如:蘇丹達佛)
 
另外,在《魔笛》中特別的是潘蜜娜公主與帕帕蓋諾的合唱,由此可看出莫札特打破階級思維的人道性,讓身為公主的女主角與平民帕帕蓋諾(片中是士兵)一同歡唱「感受到愛情的人們」,打破社會建制歌頌人民的平等。這也和莫札特身屬「共濟會」(或稱兄弟教會,Freemasons)的信仰有所關聯,共濟會受到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影響,強調理性至上,要達到此點唯有透過個人實踐與屏除、突破黑暗,這也就成為莫札特《魔笛》中的母題思想。
 
全片充滿絢麗的視覺效果,拼貼超現實的景致引人入勝,其中帕帕蓋諾在幻想中飛向巨大紅唇的一幕,更令人聯想到達利(Salvador Dali)的名作「梅.維斯特的臉」(MAE WEST LIPS,1935)中的紅唇椅。其視覺節奏令人目不暇給。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錄於八又幾分之幾的影思  
文: 鯊魚

序幕,僵化的舞動身軀,是跳舞?還是性行為?一種強烈的悲嘆情緒就如此襲面而來,到片末這簡單的開場成了故事最令人深思與印象深刻的畫面,影片的發展只為詮釋這個畫面。
多面向的社會發展讓現今許多國家的低下層人民不再受到高壓雇主的剝削(但仍也少數存在),福利制度的廣泛實施均衡了工作與生活的需求,但當男主角被工廠解職後卻再另一面的社會現實下,墜入另一形式的剝削,也造成與妻子的情感割離。
男主角尤哈是位低下層的人民,原是工廠中的工人,被辭退後意外進入牛郎的行業,其因不外乎有優渥的「薪水」,以應付一家人生活的開支,當他在張貼「你要工人嗎?」的廣告單時,導演很細膩的透過他與友人的互動,表現出他身為低下層的身份特質:手寫廣告單上的錯字與內容的粗糙。另外,當他去學校接兒子時,因為車子破舊特意把車停遠,這都看在兒子眼中,他邊走邊抱怨道為什麼不換部新車呢?由這點可窺見尤哈擁有高度的男性自尊,不希望兒子或自己被旁人耳語,這落寞與其後買新車時的神采飛揚,形成強烈對比。片中以許多低光度攝影來呈現他與妻子卡雅間的割離關係,倆人並非冷漠的自我疏離,而是面對社會外力的壓迫下,讓尤哈不得不以當「鴨」來支持家庭生活,但外在的物質只能滿足官能上的需求,只能應付生活的一半,另一半是人類情感的維繫,所以當尤哈開著新車載著新洗衣機在妻子前炫耀時,她只是漠然的相視,當尤哈在外滿足或安慰那些在婚姻、情感或性生活上有缺憾的女人後,卻忽略自己所擁有的女人,致使讓她在另一個男人身上找到慰藉,即他的好友歐利。卡雅對丈夫的出軌其實也展現出她心理無力脆弱的一面,她與歐利過往曾生下一個小孩,現歸為尤哈撫養,可見他們有一段過去的歲月,現今又再度死灰復燃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卡雅在情感空虛的景況下尋找支持的肩膀,對此我們可以予以質疑(對丈夫的背叛),但能否成為批判有待更全面的分析,畢竟人是脆弱的動物,我們不能以單純的社會道德主義的透鏡去評論極度複雜的人性關係。他們都各自擁有無法超越的社會與心理難題。

片中尤哈的每一場與客人的交易,是相當有佈署的來闡述他內心痛苦的轉變,首先是他在意外狀況下被要求裸體給客戶梳頭,整體上處理的手法富有情調與性感(以他們倆的角度觀之),並且尤哈得到可觀的酬金,這也造成他步上當牛郎的主因;但其後的發展是接到要服務一位心智遲緩兒,讓她有性的啟蒙;然後有感情生活出問題的中年婦女,向他哭訴內心的壓抑。最後的三場交易更可明顯看出他面對現實生活低頭後的內心痛苦,他被迫為單身女郎派隊跳脫依舞,僵硬與不協調的肢體讓他摔下桌面而受頸受傷,對他來說是男性尊嚴的瓦解,不得為錢低頭的無奈(她們將價碼提高才使他答應跳舞),隨後他又馬上赴下一場交易,對方是個肥胖的女人,在進行當中不斷摀住他的口鼻以藉此達到興奮感,這帶有性虐待的行為使尤哈無法接受,加上他血染床單的狀況,以致女方完事後不願付款,讓尤哈以暴力的手段搶奪,這場性愛戲的處理尤哈在下女方在上,其強弱之勢明顯可辨。最後一場是他到客戶家中,但對方卻正焦頭爛額的忙哄兩個小孩睡覺,帶出另一形式著家庭負擔,尤哈在幫忙唸床邊故事時終於情緒崩潰,因為在早先他得知妻子與好友的戀情,這唸故事的畫面連結到他過去兩次出現為兒子唸書的情景,所以這痛哭似乎暗示著這家庭瀕臨瓦解的悲哀。也就為他片末的自殺做了伏筆。
 
最後的結尾在諒解中達到完滿,妻子又回到他身旁,乍看來或許會覺得帶有烏托邦的色彩,現實的殘忍應該是妻子跟老友飛奔而自己自殺身亡,但另一層面來看,悲劇並非批判的唯一道路,有時人性的合解也同樣能有心靈上的昇華。
 
此片在社會現實的壓迫下詮釋了外在社會關係與內在人性情感,男主角並非好萊塢片中亮眼帥氣的明星,故事也沒有荒唐的笑料如《哈拉猛男秀》(Deuce Bigalow,2000),導演以寫實的筆觸逐步描繪帶出芬蘭社會的縮影,打破我們既定對芬蘭社會的傳統觀念。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生代影評 鯊魚(本文引自2007台北電影節官方部落格

人類社會從來都是主流價值觀進行社會宰制,弱勢族群往往受到打壓,而他們自身的價值觀也跟著受到主流社會的考驗,是否應該壓抑自己的信念去附和優勢的一方,才不會遭致異樣的眼光與歧視?這是在每一團體中都會發生的情況,沒有人希望在團體中被孤立與遭到冷漠。於是在這種價值選擇的掙扎下,弱勢族群中往往有人因為這種心理壓迫而不願真誠的面對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但在抹煞自己後的自我是否可以如願以償的與人群互動?這類問題永遠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其中重要的一點,是主流優勢的族群,往往意識不到自身利益外的社會問題,這無形的壓力籠罩著社會上沉默的一群。
片中的女主角夏洛特是位不願面對自己性向的角色,她其實是位女同性戀者,而對比她的壓抑是鄰居薇若妮卡,他是位等待變性手術的男性,片中「她」坦然的穿著女性的服裝及假髮出現,甚至在早上開門時都要畫上口紅,這動作雖小但卻讓人感到她是真正尊重自我的性向與性別認同。

兩個空間的對比,夏洛特雖然跟男友分手,但她始終都不接受自己真實的性向,所以不斷的找不同的男性來家中尋歡,希望以此來証明或說是逃避自己。而她搬離男友後的公寓卻遲遲沒有整頓,成堆的紙箱與滿地的零亂,她雖然有住的地方,卻不足以稱為一個「家」,這家的意象和《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6)中男主角恩尼斯因為不敢面對社會對同性戀的價值批評,所以儘管他們相愛卻無法成立一個家庭,只能住在狹小的帳篷中。而薇若妮卡雖然坦然的面對自己的性向,但她所承受的自來自家庭的壓力,她的母親雖然接受她,但似乎仍抱著一線希望,希望她只是一時的糊塗,而母親也不敢告訴自己的丈夫,儘管薇若妮卡要她告訴父親自己性向的事實,這裡雖不似《斷背山》中明顯表述出父權社會的規範,但仍可透過她與母親的對答感受到那股氛圍,母親甚至不讓她參加父親的生日會,到了最後當薇若妮卡的變性手術核準後,母親仍是無法接受的離去。所以薇若妮卡的住處雖然有家的形態,但畫面多以逆光或冷峻的藍色調去呈現出她內心面對家庭難的情感壓力。

夏洛特在片中不斷的擺盪在前男友與薇若妮卡之間,在一場戲中對她內心掙扎的描述非常深刻,夏洛特前一晚找了兩天前毆打她的男友來公寓,並且在隔天答應與他復合,並且當薇若妮卡來找她時,她表明了自己根本不喜歡薇若妮卡,並拉出了男友,在此形成極度內在衝突的場面,薇若妮卡之前制止他毆打夏洛特,並把夏洛特帶回家中照顧,但此時的情況讓她們倆人間起了無形的感情衝突,但在關上門後夏洛特對男友言道自己最後還是無法與他復合,然後她去敲了薇若妮卡的門,說要告訴她自己先前遊戲時欠她一個關於自己的祕密…。乍然看來會覺得夏洛特反覆無常的情感令人生厭,但細想之下這種反覆的關係,反而帶出了感情上難以言喻的複雜性,也展現出夏洛特內心極度掙扎的一面。

全片的攝影採取手持的方式,搖晃的效果配合上昏暗的燈光,成功的營造出角色心理的情感問題。整體來說是部調性輕快的小品之作。另外,相信這部片如交由李幼鸚鵡鵪鶉老師來詮釋與解讀會更為精彩。

聯影DVD哪裡買:誠品書店影音部、佳佳唱片行、Page One書店。線上購買請洽博客來網路書店誠品網路書店雅虎奇摩購物PChome線上購物「聯影電影專門店」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