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西元1756年1月27日,佛爾夫岡˙莫札特˙阿瑪迪斯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6歲開始音樂演出的生涯,8歲獻給法國維多利亞公主兩首奏鳴曲,從此音樂神童成為他的代號,直至252年後的今天。短命的他死於1791年12月5日,得年35。
去世前兩個月最後一齣歌劇作品「魔笛」在維也納首演,莫札特親自擔綱指揮。當時把德語說
唱劇(singspiel)與藝術歌劇(opera)結合的表達方式,是極為前衛的嘗試,隨著9月30日首演後一場接一場的加演,10月即暴增至一個月24場,淺顯易懂的音樂和劇情,吸引觀眾、場場爆滿,次年已盛演百場,直到今天,「魔笛」已是最受世人喜愛的歌劇作品,也是少數適合小朋友觀賞的歌劇之一。創作「魔笛」時的房間,現還移至出生地薩爾茲堡,成為觀光勝地「魔笛小屋」,收藏莫札特創作「魔笛」的原稿、彈奏的古鋼琴,供後人憑弔。

追溯「魔笛」創作動機,有人說莫札特生前與魔笛劇作家許卡內達(E. Schikaneder)均是共濟會(Freimaurer)會員,共濟會源自十二世紀,是一個追求人性、平等、自由、行善的組織。劇作家原本是想以魔笛來宣揚共濟會苦修、律己,期待光明、勝利的精神,薩拉斯卓是共濟會的思想家波恩(Bonn)、王子是解禁共濟會的約瑟夫二世,夜后則是嚴苛的女王德瑞西亞(Maria Theresia)……;降E大調是共濟會調性,數目「三」是共濟會的象徵,序曲就是「三」和絃敲「三」下開始,還有王子「三」叩「三」個聖殿門、「三」侍女、「三」仙童、以及薩拉斯卓告訴公主王子:「要找到幸福,必須通過堅定、沉默、勇氣三個試煉」……等。莫札特創作魔笛時,極力描繪他心中的大千世界:光明與黑暗、和平與戰爭、愛情與仇恨間的二元對抗精神,同時也是十八世紀巴洛克時期的均衡、對立理念。例:跋扈、剛愎之夜后(代表黑暗)與寬容、仁慈的薩拉斯妥(代表光明);捕鳥人是直覺的、原始慾求的,王子是思考的、理想的。《魔笛》序曲的序奏中,宣示著博愛的信念,正是莫札特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共濟會的宗旨。但莫札特音樂鋪天蓋地的美好、淹沒了可能的動機論,對後世不容忽視的影響、反而來自膾炙人口的音樂本身!

歌劇,是結合古典音樂、戲劇、舞蹈、場景和道具的西方精緻藝術,英國導演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卻將它變成更通俗的電影,並改譯「魔笛」原版的德語為英語發音,請到了一干俄羅斯、德國、英國、美國的聲樂家們:莉尤波夫˙比特羅娃Lyubov Petrova、雷內˙帕普Rene Pape、托馬斯˙蘭德爾Tom Randle、約瑟夫˙凱撒Joseph Kaiser、愛咪˙卡爾森Amy Carson、班˙金斯利Ben Davis…共同演出。18世紀的故事敘述不合現代邏輯,但美好的音樂不朽:代表復仇與黑暗的夜后用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唱『地獄的復仇』,是魔笛的招牌曲,將「人聲」推到「樂器化」的境界;代表自私、物質與享樂的捕鳥人帕帕蓋諾由男中音 (baritone)表演


「我是快樂的捕鳥人」大家耳熟能詳、愛唱的甚至琅琅上口;代表權力、和平與智慧的大祭司薩拉斯卓,則以男低音 bass詠讚「在這神聖的殿堂」,電影「魔笛」的編劇史蒂芬弗萊(Stephen Fry)精譯歌詞:夜后要女兒帕米娜殺死大祭司薩拉斯卓以奪回奇異的七重楯(ㄕㄨㄣv)不成,帕米娜反而向大祭司爲母親求情,薩拉斯卓安慰她:「妳母親要向我報仇是錯誤的,在這神聖的殿堂,沒有仇恨,這裡每個人都要愛人如己,若是有人不喜歡這信條、不能原諒敵人,就不配做人…」字字鏗鏘,散發著英國都鐸王朝神聖的遺韻,一顆顆音符是一聲聲洪鐘,顯現高貴中純潔的質感與靜穆中巨大的氣勢!…這幾首詠嘆調,讓「魔笛」不分東西方、深植古今所有樂迷心中,高亢的、低吟的皆永恆,兩百多年後,重新以電影藝術複習先人創作的心意,除了讚嘆仍不免噓唏:莫札特時代所追求的,時至今日世局,小我或有未逮(那些正直、勇敢、美善、智慧…的追求)、大我更多不及(自由、和平、博愛、人本的實現…)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