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藍祖蔚
原文轉錄自
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15296836

騎摩托車追火車,速度可以改變人生的節奏與情貌嗎?
 
45歲的人,通常我們稱做中年,不叫青年,但是波蘭導演安德烈.賈基莫斯基(Andrzej Jakimowski)到了四十四歲才拍出生平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追火車日記(Sztuczki/Tricks)》,參加台北電影節的國際青年導演競賽,依舊是理直又氣壯的。

 
我不認識《追火車日記》中所有的老少波蘭演員,只知道去年的東京影展把最佳男演員獎頒給了十一歲男孩達米安.尤(Damian Ul),而他正是《追火車日記》的男主角Stefek。
 
《追火車日記》其實是一部標準的少年成長故事,Stefek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從來沒見過父親,也不知道父親當年為何離家出走,平常只會黏在姐姐Elka身旁,跟著嬉戲逐夢,更希望能早早長大,過著大人般自由自在的寫意人生,然而篤信生命可以靠魔法交易而改變的Stefek,一路就靠著自己的意志念力,一再靠著小錢去賄賂命運之神,因而得能目擊人生命運的逆轉。
 
魔法是少年不可告人的心事,改變屬生命的巧合,然而一旦對魔法篤信不疑,就會成為生命的信仰和日常一再踐履的行動,Stefek的癡傻與執著也因此成為《追火車日記》最有趣的動能。
 
《追火車日記》的片名指出了Stefek最愛到車站瞎混磨時光,偶而會把自己珍藏的玩具兵人偶置放鐵軌上,看著他們在車行過處會否迎風震倒?偶而則會把身上的一點零錢灑向鐵軌,期待著命運列車能夠彎轉出不一樣的車速人生。
 
最神奇的當然是每回在月台上看著人來人往的陌生人群,卻會認定一位正在看報紙的男人就是他那一位棄養他們母子,從未見過面的爸爸,天天看天天守候,陌生的不再陌生,因而設計出讓這位「想像中」的爸爸得能走進母親雜貨店的魔法交易,而且這位「想像中」的爸爸竟然真的也會有血緣關係,人生的神奇逆轉一再在他眼前展開,《追火車日記》因而就從少年夢幻轉化成為緊叩人心的魔法大秀,從荒謬的童戲逐步轉成人生的可能魔法時,安德烈.賈基莫斯基的導演功力也就破繭而出,構成了別具魅力的青春浪漫曲。
 
《追火車日記》有一個特殊的場景,多半時候,火車固然都是平平地駛過原野,但在小鎮後山卻也有一段三四層樓高的貨運天橋軌道,不時可以看見車廂緩緩從天橋駛過,火車的寫實與超現實色彩,就在地面與天橋的雙軌上有了對話,剛好呼應了電影的少年心情。
 
當然Stefek和Elka的姐弟深情也是全片最真實的感情,姐姐談戀愛,Stefek愛跟,姐姐找工作,他也會用自己相信的雙手緊握不放魔法替姐姐祈福,小小年紀的Stefek可以百無禁忌地提早享受成人的肉體溫存,卻也因為他只有單純至極的盼望父親回家及姐姐找到工作的心願,花花世界面對赤子童心,沒有世故,不會故扮老成,只有純真和癡情,讓他的青春有了更鮮明的印記,也讓《追火車日記》成為精準的青春小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ineplex 的頭像
    cineplex

    聯影電影:12.13 給莫妮卡的華爾滋 12.24人約巴黎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