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zenenbild_48_1400x938.jpg

文/ 黃以曦

《尋找愛情的下落》電影中最美的時刻,是當兩人分離,再也無法共享同一現實;如此,才得以將愛情之理想作為全部,則完美無暇。


 

1.

Szenenbild_23_1400x785.jpg

 

《尋找愛情的下落》由曾獲德國電影獎最佳導演的《慾望大酒店》導演海穆特迪特(Helmut Diet)執導與編劇,共同編劇還有《香水》原著作家徐四金,這也是徐四金首次擔任電影編劇。

 

故事作曲家米米與歌手維納斯墜入愛河,七年光陰底,米米將維納斯由平凡聲樂系學生打造成為巨星。這些日子裡,有甜蜜也有爭吵,就從某一天起,愛情似乎消失了,兩人遂分手。維納斯展開新生活藉以忘卻悲傷;米米試圖重新找回內心的平靜,卻被回憶的心魔糾纏,陷入抑鬱,並結束了生命。愛情是否能超越生與死的界線?希臘神話中奧菲斯(Orpheus)前往地府拯救愛妻尤麗狄絲(Eurydice),米米在死後的彼界繼續思念維納斯,維納斯則前往尋回愛人。

2.

Szenenbild_39_1400x773.jpg電影呈現了反差性極高的對比,一邊是活著的纏繞、反覆、不連續性,一邊是死後或超越生死的永恆、均勻、延伸。兩邊都是愛情的真相,一邊關於現實,一邊關於理想。因為懷抱著對愛情的理想和信仰,人們才有了在現實蹣跚但堅定地走行的動力;但又也因為此一理想之預期,人們對於現實的粗魯感到失望、懷疑、逐漸失去耐心。

 

並沒有哪一邊才全面性地行得通。電影中,這段愛情最美的時刻,是當兩人分離,再也無法共享同一現實;如此,才得以將愛情之理想作為全部,則完美無暇。這樣的美,驅使他們渴望有對方在現實中為伴,是以汲汲營營,但願望達成的一天,卻正是期望破滅的一天。

 

正是反悖,卻是愛情與生存之真相。

 

如果無法包容甚至珍惜那些不完美,我們絕不可能擁有任何一份美。不完美就是美的一部份。

3.

Szenenbild_04_1400x930.jpg神性與人性,神界與人間。所謂的二元,並非相對性,而是對反性。

 

人類,作為這樣的我們,如此平庸,如此深陷於瑣碎、鬆散、粗俗、懶怠、貪婪、任性的泥沼,如此渺小。是因為這樣,我們才會那麼清晰地勾勒或辨識一個理型的世界。 如此秩序井然、如此精美辯證、如此正確、如此潔淨、如此芬芳而清澈地直達永恆。

 

而愛情,是此一深奧夢想的終極舞台,人們推至極致地自我戲劇化:愛情是什麼?從哪裡來?將往哪裡去?為何停留?為何不停留?哪裡會有一個高於你我之真正制高點,靜止而端正地定奪,究竟是誰,或什麼,劇烈地變了?

 

理型的國度從歲月長流超越,永遠年輕。記憶中的你,理想中的你,曾經以為是以及以為將會怎樣的那麼樣的你,或其實是那個敢於渴望理型的我自己。

 

冥河的水,緞般地從小舟底,吞噬地失去自己,而彼岸猶在,從有了此岸,那個彼岸就一直都在。

慢慢地,人們追問得少了,人們也不再虐與被虐地要確認那些更底下的真實了,而天地還如此開闊,在那些苦苦相逼的窄仄的時刻,人們承諾要遺忘自己,以交換更長的路、更長的平靜。

Szenenbild_29_1400x775.jpg  

如今,路卻太長、平靜也太長,然後騷動又起。

 

依然是這樣的我們自己,耽溺於所有的漩渦,秩序的彼岸一直都在,永恆也是,我們終將明白,只有在我們最遠離與最不渴望之時,離它最近。



原文出處 樂多新文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ineple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